当前位置:河南热线 > 地市 > 信阳 > 正文
信阳市2022年度消费者投诉十大热点
2023-03-15 17:02:30 来源:
关注河南热线

2022年度,信阳市市场监管局全国12315平台共收到消费者各类诉求106828件,其中咨询86649件、投诉14042件、举报6137件,分别占接收总量的81.11%、13.14%和5.75%。投诉争议金额3709.64万元,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838.66万元。全市消费投诉热点主要集中在如下十个方面:

一、一般食品


【资料图】

涉食品投诉一直位居消费者商品类投诉首位,是消费者商品类投诉的重灾区。2022年共受理一般食品投诉4243件,占商品类投诉的43.1%。该类投诉主要反映问题:一是食物腐败变质、霉变生虫、混有异物等感官性状异常问题;二是普通食品夸大宣传,甚至宣传具有保健功效或特殊用途,致使消费者盲目消费;三是疫情期间擅自涨价,不明码标价等问题;四是食品标签缺失、不规范问题;五是商家销售食品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二、家用电器

家用电器是老百姓生活中最经常使用的商品,随之而来的投诉问题也较多。全年共受理家用电器投诉748件,占商品类投诉的7.6%。家电类投诉反映主要问题为:一是消费者购买的家电存在外观受损、主机电路故障等性能问题;二是商家不完全履行“三包”义务,导致消费者维修、退换货遇到困难;三是商家涉嫌存在夸大商品功能问题;四是商家因疫情原因未按约定供货。

家居用品

家居用品与消费者息息相关,直接影响着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全年共受理家居用品投诉709件,占商品类投诉的7.2%。反映的主要问题有:一是消费者购买家居用品存在开裂变形、外观受损、尺寸偏差、环保超标等质量问题;二是商家存在不按合同约定供货、送货及提供的商品样式与约定不符等行为;三是个别商家存在不履行售后维修义务;四是个别商家存在虚假宣传,欺诈消费者行为。

四、服装鞋帽

全年共受理服装、鞋帽投诉449件,占商品类投诉的4.6%。消费者集中反映在服装品质、售后服务和营销宣传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服装质量存在问题;二是商家不履行网购商品“七天无理由退货”的义务;三是商家所宣传材质或功能与实际不符,服装实物的颜色或款式与宣传图片不符,虚假优惠折扣等。

五、交通工具

随着家用汽车不断普及,以及各种电动车、助力车等交通工具涌入市场,由交通工具引发的消费问题也在逐渐增加。全年共受理交通工具投诉300件,占商品类投诉的3.1%。问题主要集中在:一是交通工具销售不规范。交付预付款后,因经营者不能按约定交付车辆或消费者自身原因取消购车产生纠纷。二是交通工具质量问题。消费者购车后较短时间内,车辆主要部件便产生质量问题,影响正常使用;三是售后服务履行困难。汽车“三包”期内出现故障,商家或厂家认定为人为因素造成,推卸责任;4S店多次维修故障仍无法排除,甚至虚报故障、使用不合格零部件等,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

六、餐饮和住宿服务

全年共受理餐饮和住宿服务类投诉740件,占服务类投诉的17.9%。投诉主要反映的问题:一是疫情期间预定餐饮住宿服务退费纠纷,主要反映消费者预定酒店宴席、宾馆住宿后,受疫情影响,要求取消订单退定(订)金引发的纠纷,部分商家拒绝退定(订)金或要收取一定费用;二是食材不洁不新鲜、用餐环境卫生不达标;三是办理的预付款会员卡余额难退;四是优惠活动与商家宣传承诺不符。

七、文化娱乐体育服务

受疫情影响,一些健身场所、培训学校、娱乐场所等机构无法正常营业,随着疫情后经济全面复苏,文化娱乐体育服务等居民生活服务行业逐步恢复营业,但出现了部分商家拒退预付款余额、关门跑路等现象。全年共受理文化娱乐体育服务类投诉479件,占服务类投诉的11.6%。该类投诉反映问题集中在:一是违反合同约定擅自更改服务内容或拒绝履行合同约定;二是“免费学”或低首付等噱头诱使消费者消费;三是商家拒绝退还预付卡余额,甚至关门跑路。

八、教育培训服务

全年教育培训服务类投诉471件,占服务类投诉的11.4%。投诉反映的主要问题有:一是违反合同约定擅自更改服务内容或拒绝履行合同约定;二是向消费者承诺“不过包退”等虚假、夸大宣传诱导消费者消费;三是商家拒绝退还预付卡余额,甚至关门跑路。

九、制作保养修理服务

全年共受理制作保养修理服务投诉259件,占服务类投诉的6.3%,投诉的主要问题:一是家用电器的修理养护问题,没有配件、修理时间长、维修收费争议、修理商不出具相关凭证、不履行服务承诺等;二是经营者以免费体验和高额折扣为诱饵吸引、误导消费者,但实际的服务水平达不到承诺的标准或在使用时还附加各种限制条件。

十、美容美发洗浴服务

全年共受理美容美发服务类投诉212件,占服务类投诉的5.1%。消费者反映的主要问题:一是部分医美机构证照不齐全,未取得医美许可或超范围经营;二是因各种原因导致商家中途歇业或者转让,找不到商家,消费者预付卡内金额无法正常消费或者退款;三是使用的药品、化妆品为假冒伪劣商品、过期产品等,坑害消费者。四是部分美容机构通过虚假广告、编造用户评价等夸大医美效果、欺骗误导消费者。

责任编辑:hN_1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