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山县智能化育秧落地生根
2022-03-29 16:41:49 来源: 凤凰网河南
关注河南热线

3月28日,在信阳市光山县罗陈乡青龙河农业机械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全自动智能化育苗工厂里,工人正在忙碌着播谷种、培基土、装盘,一盘盘秧苗在循环机上行走,各种检测数据一目了然。

合作社负责人刘正礼介绍:“全自动智能化育苗工厂占地10亩,可以育出5万亩秧苗。如果放在平地里育苗,一亩地育出100亩苗,5万亩苗至少要用500亩地,大大节约了人工成本和土地资源。”

刘正礼是全国有名的种粮大户,“正礼”牌稻米商标享誉省内外。2004年从外地回家乡做农业,2008年就做起合作社,承包了5600多亩地,是光山县最早流转土地发展规模农业的农民,也是该县第一批尝试再生稻种植的农民。

去年刘正礼花了2580万元添置了新“宝贝”,实现全自动智能化育苗,十几台苗床依次排开,钢铁之中长出生机。

除了节省空间之外,育苗工厂的重要功能是让秧苗的光照和温湿度均匀。所有的苗床上都有一个传感器,监测的数据汇集在工厂内实时更新的电子屏上。

育苗机器上,根根挺拔、长势极好的再生水稻秧苗带着逼人的绿意,青翠欲滴。

巨大的循环运动式育秧苗床此时此刻变得“温柔”,链条慢悠悠地带动着苗床从下往上转动,喷淋设备不时喷出水雾,滋润幼苗,最高处离地面超过6米,秧苗筑成一道绿色的高墙。

“从基、土配比,播种密度,调控育秧室温度与湿度等都实现了自动化。”刘正礼说。“我们育的秧苗除了供自己合作社栽种,大部分直接卖给了乡亲们。”

在合作社的监控室,一整面墙的大屏把田里的风吹草动都囊括其中。数据在屏幕上滚动,最后被收集到一起,成为数字农业的“晴雨表”。

刘正礼说,科技化种地,效益更高。他自己也尝到了科技化带来的“甜头”。

“水稻种植最大的成本是劳动力,现在农村多为留守妇女和老人,工人难找。过去育秧苗需要在地里搭建小拱棚,全靠人工作业,还得受气温影响,效益低,劳动强度大。”他说,“农业离不开科技做支撑。”现在,他的合作社购置的无人机就有13台,旋耕机、插秧机、收割机等农业机械设备70多台,实现了全链条机械化生产。

在合作社的生产车间,加工稻谷的机器直通厂库顶。“这个机器,我花了600多万,可以直接把稻谷变成大米,一天能加工150吨。”刘正礼说。

刘正礼随手从袋子里抓出一把大米说:“我们生产的米,又亮又香!”

从育苗到装到袋子里的河南驰名商标“正礼牌”大米,一条产业链贯穿到底,刘正礼等着牌子更响,让光山的大米也在全国市场上露露脸。“粮食是国家的命脉,也是农民的命根子,推广使用新科技保障粮食安全,一定能实现大丰收。”刘正礼信心满满。(盛鹏)